Sunday, January 30, 2011

《 一行禪師臺灣行 Thich Nhat Hanh's teaching tour in Taiwan 》


























一行禪師暨梅村僧團法師, 即將於今年四月二度來台, 非常歡迎大家共襄盛舉, 體驗很不一樣的正念禪修喔!

巡迴演講暨禪修活動日期:
南 部 (Kaoshiung)
4/12 (二) 公開演講 (Public Talk):
高雄中山大學逸仙館 (Sun Yat-Sen Hall,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時間: 晚上7時~9時

4/13 (三) 一日 禪 (Day of Mindfulness):
高雄中山大學逸仙館 (Sun Yat-Sen Hall,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時間: 上午9時~下午5時

中 部 (Taichung)
4/14~15 (四~五) 出家眾二日禪 (Two day monastic retreat):
南投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 ( Natou Sun Moon Lake Youth Activity Center)
時間: 4/14下午3時~4/15下午5時

北 部 (Taipei)
4/9(六) 公開演講 (Public Talk):
台北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時間: 下午2時~5時

4/10(日) 一 日 禪 (Day of Mindfulness):
台北科技大學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時間: 上午9時~下午5時

4/17~21 (日~四) 五 日 禪 (5 Day Family retreat):
台北天母會議(農訓)中心 (National Training Institue for Farmers Organization, Tianmu Convention Center)
時間: 4/14下午3時~4/15下午5時

4.22 (五) 花博行禪 (Peace Walk at Tapei International Flora Exposition)
時間: 上午10時


一日 禪/五 日 禪: 兒童可參加喔!!!(Children are welcome to attend Days of Mindfulness & 5 day Family Retreat!!)

備註:
◎ 報名日期 (Registration dates):自1月5日起至3月31日止 (January 5 to March 31)
◎ 公開演講請自由參加。(Public talks do not require registration)
◎ 參加禪修活動:請事先報名,以便安排。 (All Retreats require registration)

活動及報名詳情請洽:(For detailed information and registration)

中南部 ( Kaoshiung/Taichung)
◎中華佛寺協會 (Chinese Buddhist Temple Association)
Tel:(07)521-2299 Fax:(07)521-9292 E-mail:y1007734@ms24.hinet.net
報名網址 (Online registration) http://www.cbta.url.tw/6.htm

北部 (Taipei)
◎ 大乘精舍
Tel:(02)23145010 (02)3812141-6
Fax: (02)23659082
報名網址:2011tnh@gmail.com

《 2/20 共修活動 》



週日:2/20 共修活動,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共襄盛舉^^
時間:2/20(日) 下午2:30~5:00
地點:慧青學佛中心(台北市大安區潮州街116號1樓)
交通:古亭捷運站一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近師大)
對象:18~35歲女青年優先報名

歡迎一起來,體驗正念禪修,活在當下一刻~

愛語,是修行中很重要的一點。我們只說含愛的事情,並用含愛語非暴力的方式來述說事實。只有在心平氣和的時候,才可以做到這點。煩躁時,也許會說出一些有破壞性的話。所以,要是覺得煩躁,就應該收斂自己,不要說話。可以只做深呼吸。要是有必要的話,也可以在清新空氣中行禪,觀看那樹、雲、空氣、河流。一旦冷靜,平靜下來。我們又有能力用含有關愛的字語說話。如果,說話說到一半,煩躁的感覺又上升的話,不妨停下來,僅做深呼吸。這就是正念修行。~ 一行禪師

Friday, January 28, 2011

《 正念進食 》

正念進食是一種禪修。進食時,我們的身心安住於當下一刻,覺察面前的食物和身旁的僧團。拿取食物時,我們已經在修習了,覺知面前的食物,是宇宙、大地和天空的禮物。許多元素匯聚在一起,當中包括雨水、陽光、土地、空氣以及慈愛。透過這些食物,我們覺察到整個宇宙在支持我們的生命。

在拿取食物時,我們修習只取適量的食物。進食前,僧團會邀請磬聲,之後念誦五項觀想。

慢慢地吃,嘗試咀嚼每一口食物三十次以上,直到食物成為液體,這樣對消化很有幫助。讓我們享受每一口食物,也感恩有佛法的兄弟姊妹在我們身旁。安住於當下,愉快平安地進食。如此進食,食物能滋養我們的身心。用餐完畢,我們可以多坐一會兒,覺知到碗碟已空,我們不再飢餓。我們的心充滿感恩,我們是何等幸運,有足夠的食物支持我們,讓在愛和理解的道上向前。


進食前我雙手合十,隨著呼吸收攝身心。安靜專注地看著桌上或碗裡的食物,作以下觀想:
1. 這些食物是天地的禮物,以及無數眾生以愛心辛勞工作的成果。
2. 願我們在正念中,以感恩心生活和進食,好讓我們值得受用這些食物。
3. 願我們覺察和轉化不善的心行,尤其是貪念,並學習適量進食。
4. 願我們進食的方式,能增長慈悲,減少眾生的苦痛,保護地球,改善全球暖化的現象。
5. 我們接受這些食物,以滋養兄弟情誼,建立僧團,滋養我們為眾生服務的理想。

《 行禪 》

無論步行到哪裡,我們都可以修習行禪。覺知到自己正在步行,就只為步行而步行,自在、安穩地步行。吸氣時走兩步或三步,呼氣時再走兩步或三步,注意腳底與地面的接觸, 配合呼吸和步伐。我們安住於每一步,享受每一步,讓每一步帶給我們滋養和療癒。步行時, 我們不說話。如果需要講話,我們停下來全心全意地修習愛語和細心聆聽。

我們學習時時刻刻都以這種方式步行,無論目的地是遠或近,即使只是走兩三步,我們都修習行禪。看著周圍的花草樹木、藍天白雲,傾聽鳥兒美妙的歌聲,感受清風微涼的吹拂,覺察生命是如此的美妙、 開闊,充滿生機。我們活著, 可以平靜安樂地步行, 這是真正的奇蹟。

行禪時我們可以默念以下的偈頌:
我已到了,已到家了
在此時,在此地
我不動,我自在
如實中,我安住了

《 坐禪 》

修習坐禪是讓我們收攝身心, 培養安穩與自在,增長念、定和慧的機會。坐禪時,我們感到平安、喜悅和幸福。輕鬆的安坐,背部挺直放鬆,端正身體,頭部與身體成一直線,肩膀放鬆,雙手輕輕相疊。這個姿勢令我們安穩又輕鬆。

坐禪, 就像是回到家裡,全心全意照顧自己。覺察呼吸, 釋放身心的緊張和壓力。坐禪時如果心中的念頭生起, 我們可以單純的覺察它, 那可能是痛苦、憤怒、不安,或者是喜悅、慈愛、平安。無論生起什麼念頭,都不會被它們牽引。讓它生起,停留,然後滅去。不要推開、壓抑或追逐。 以接納和慈愛覺察心中的念頭。即使有時內心生起暴風,我們也可以保持平靜安寧。

如果坐禪時雙腳感到不適,可以靜靜地更換姿勢。覺察呼吸,保持專注,然後慢慢伸展雙腳, 轉換坐姿。

在兩節坐禪之間,我們修習慢步行禪。吸氣, 走一步,呼氣,走一步。把注意力放在腳底與地面的接觸, 腳步配合呼吸, 每一步如同在地面印上安穩。覺察在我們身邊同行的僧團,隨着呼吸,一步一步,如川河流水般慢慢、充滿正念地行禪,而感受融在一起的和諧。

我們應該在坐禪開始前五分鐘進入禪堂。如果遲到了,請在禪堂外修習行禪, 待第一節的坐禪結束後, 才進入禪堂參加接下來的修習。

《 早上醒來 》

醒來我微笑
全新的一天
願覺醒生活
慈眼視眾生

早上醒來,可以默念以上的偈頌,以微笑快樂迎接新的一天,發願修習慈愛及智慧之道。覺知今天是全新的一天,我們有寶貴的二十四小時。以正念覺察呼吸,慢慢後坐起來,輕輕按摩頭、頸、肩膀、手臂,讓血液流通。早上醒來後喝杯溫水,做些簡單的伸展運動,對身體非常好。

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梳洗,無需匆忙。慢慢步行往禪堂時,享受早上清新涼快的空氣,讓清新的空氣注滿我們,喚醒我們的身心,迎接喜悅的一天。

《 正念鐘聲 》

每當聽到鐘聲時,我們停下來,停止說話或走動,回到我們的呼吸,讓思緒靜下來。無論是電話鈴聲、時鐘或者寺院的鐘聲、磬聲,我們都視之為正念的鐘聲。聽到正念的鐘聲,我們放鬆身心, 享受靜止的時刻。
靜聽,靜聽
美妙的鐘聲把我帶回真正的家園
真正的家園, 即是我們的心,是當下此刻,是我們心中的島嶼。我們要是能夠停下來,覺觀呼吸,平靜思緒,我們會感到自由,更能享受生活中的每一刻,眼前的一切事物也越發真切了。


在家裡,我們可以將電話鈴聲,教堂鐘聲,孩子哭聲,甚至消防車和救護車的嗚叫聲,當作我們的正念之鐘聲。只須覺察地呼吸三次,就能紓緩身心的緊張,回復平靜和清明。

在禪營裏,每次活動前十或十五分鐘,我們會邀請鐘聲,提醒參加禪修的朋友。鐘聲就像佛陀的聲音在呼喚我們。因此,聽到佛陀在呼喚我們時,我們放下手邊的事,以安穩自在的步伐,從容地走到活動的地點。

《 呼吸》

呼吸是我們安穩的歸依處。在《安般守意經》中,佛陀教導:「吸氣,我知道我正在吸入。呼氣,我知道我正在呼出。」這是觀呼吸的修習。無須控制呼吸,如實地覺察就好了。呼吸或許是長、短、深或淺。通過我們的覺察,呼吸自然平靜和深長。覺察的呼吸是聯繫身心的關鍵,為生命的每一刻注入正念的能量。身心得到調和,我們將感到愉悅安樂。當我們心不在焉、情緒低落或沮喪、或者為未來而擔心憂慮,我們都可以回到呼吸,調和及安定我們的心。無論任何時候,當我們走路、打理花園或打字時,都可以回到這生命的安樂之源。

《 接觸大地 -- 與佛陀的親密對話 》

了解、愛和自在是真正的幸福


親愛的佛陀,您給予我心靈生命,就如我的老師和僧團給予我心靈生命,也一直在滋養我的心靈生命。我們是佛陀的弟子,我們是您的弟弟和妹妹,我們是您的兒女,我們希望做您美麗的延續。佛陀不會從名望、財富、情欲、權力或美食中尋找幸福。佛陀的幸福來自您的自在、大愛和甚深的了悟。因為有甚深的了悟,您不會被您的心或者環境障礙,不會被困於錯誤的見解。您的思維、說話和行動,不會令自己或其他人痛苦。

佛陀,因為您有甚深的了悟,所以您的大愛能庇護眾生。這大愛為無數人帶來安慰、解脫和安樂。您的智慧和大愛,為您帶來自在和幸福。我最深的願望,是跟隨佛陀的足跡,不在五欲中尋找幸福,不認為財富、名望、情欲和權力能帶給我真正的快樂。我知道,貪婪地追逐這些東西只會帶來痛苦和束縛。我不會追逐地位、學歷、權力、財富和情欲。我願每天修習培養瞭解、愛和自在。這些元素,能夠在現在和未來,為我和僧團帶來真正的幸福。

接觸大地

一心接觸大地三次,鞏固我最深的的願望。(鐘)

《 擁抱禪 》

修習擁抱禪的時候,我們彼此的心連繫在一起。我們知道自己並非獨立存在,我們和對方,甚至宇宙萬物連繫在一起。擁抱禪曾經幫助了很多人改善彼此的關係,如父子、母女、朋友和很多其他的人際關係。

我們可以和朋友、女兒、父親、伴侶甚至和一棵樹進行擁抱禪。修習時,首先我們互相鞠躬,覺察到彼此的存在,然後進行三次深長而有覺知的呼吸,令自己身心同在;接下來,我們可以張開雙臂開始擁抱,彼此相擁持續三個吸氣和呼氣之長。第一次呼吸時,我們意識到此時此刻自己的存在,我們感到很高興;第二次呼吸時,我們意識到對方此時此刻的存在而感到高興;第三次呼吸時,我們意識到此時此刻在地球上,我們在一起,為此,我們为如此的幸福而感恩。最後,我們可以放開對方,彼此鞠躬以表達謝意。

以此方法擁抱的時候,對方會變得真切而鮮明。我們可以立即擁抱,無須等到出門遠行的時候才擁抱,就在此時此刻去接收來自朋友的溫暖與安定吧。

《 重新開始 》

重新開始這個修習,能夠幫助我們與別人建立和諧的關係,促進彼此的了解和關愛;同時讓我們深觀自己的身、口、意行為,了解自己有沒有曾經令自己和別人受苦,並承諾會改過以往的錯失。

「重新開始」的修習,有以下的四個步驟:
1. 灌溉心中的花朵 – 在這個部份,我們表達對別人的欣賞和感恩,我們可以說出對方對我們說過鼓勵的話語,或者對方美善的行為。在僧團中,灌溉花朵能夠鼓勵對方發揮他美好的特質,肯定他為僧團所作的貢獻。即使你稱讚的人並不在場,也是可以的。因為通過你的分享,僧團中的成員就能夠彼此了解,而且能滋養大家心中美善的種子。
2. 道歉 – 我們可以說出自己在行為、言語或思想中的過失,向對方表達歉意。
3. 表達受傷害 – 如果因為對方的行為、言語或思想,而感到受傷害,你可以在這時候以愛語表達。(但在表達受傷害之前,先要灌溉心中的花朵,並先說出你在對方身上所觀察到的兩個美好的特質。表達受傷害時,通常是單對單地進行的,並不是在集體中進行的。但如有需要,我們可請第三者在場,選擇一位雙方都信任和尊敬的人。)
4. 說出困難並尋求幫助 – 有時候,我們過去的痛苦經歷會浮現出來。我們若能分享這些困難和苦痛,可以幫助身邊的人更理解我們,並提供幫助。

在禪修中心,我們的僧團每兩星期修習一次「重新開始」;對於個人或家庭,則甚麼時候修習都可以。當僧團一起修習「重新開始」時,大家圍坐一圈。我們會在中間擺放鮮花,提醒我們時刻保持清新,也帶給別人清新。當一位成員準備分享時,會先雙手合十,慢慢走到中央,向鮮花鞠躬,拿起花,慢慢地走回自己的座位,再開始分享,分享時其他同修靜靜地聆聽,不作干擾。

修習「重新開始」,讓我們的心變得清明,令我們的修行保持清新。當與同修的關係出現困難,其中有人感到生氣或受傷害時,那時候我們就要修習「重新開始」。

「重新開始」的修習,是愛語和慈悲聆聽的修習,能夠讓我們覺察到僧團正面的元素。例如,我們可能會欣賞到一位朋友很願意跟人分享他修習的經驗;另一位朋友會細心打理植物。在認識別人美好的特質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優點。

《 十四項正念修習 》

正念修習第一要訣 —— 開放

我們知道痛苦是由盲信和不寬容造成的,因此我們決心不膜拜、不局限於任何教義、理論或意識形態,即使它們是來源於佛教。佛教教義只是一些導航要訣,幫助我們學習深入觀察和培養我們的智慧與慈悲。他們不是用來發動戰爭、殺戮或為其殉身的教義。


正念修習第二要訣 —— 不執見

我們知道痛苦是由執著與偏見造成的,因此我們決心避免狹隘之心,不被目前的見解所束縛。我們將學習並實踐不執著,以便以開放的心態面對他人的智慧與經歷。我們知道我們現在所掌握的知識並非是一成不變、絕對的真理。真理來自於生活。我們將每時每刻體察自己及我們身邊的生活,終生學習。


正念修習第三要訣 —— 思想自由

我們知道當我們把自己的主張強加他人時,痛苦便產生了,因此我們決心不以任何方式 – 權威、威脅、金錢、宣傳或灌輸 – 來強迫他人接受我們的觀點,即使他們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尊重他人擁有不同見解的權利,以及相信什麼、作何決定的權利。但是,我們要通過充滿慈悲的言談話語來幫助他人摒棄盲信與狹隘心理。


正念修習第四要訣 —— 感知痛苦

我們知道深入觀察痛苦的本質可以幫助我們培養慈悲,尋找擺脫痛苦的道路,因此我們決心在痛苦面前不回避,不逃脫。我們決心想方設法,諸如通過個人行為、形象及聲音,來與那些處於痛苦之中的人接觸,以便深入理解他們的處境,幫助他們把痛苦轉化為慈悲、安詳與愉悅。


正念修習第五要訣 —— 簡樸、健康的生活

我們知道真正的快樂源於安詳、穩健、自由與慈悲,而不是財富或名望,因此我們決心不以名望、利潤、財富或肉體快感為目標,也不把財富積累建立在千百萬人忍饑挨餓的基礎上。我們決心過簡樸的生活,並把我們的時間、能量及物質資源同那些需要的人分享。我們將實踐一種有正念的消費,不飲酒,不使用毒品,或其他使我們上癮的毀壞我們及大家的身體,破壞我們及集體意識的產品。


正念修習第六要訣 —— 對治嗔恨

我們知道生氣破壞人際關係並產生痛苦,因此我們決心當憤怒之火升起時照看它,辨認並轉化深埋在意識之中的憤怒的火種。當憤怒撲來時,我們決心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說,而進行專注的呼吸或行禪,並且了知、擁抱和深入觀察我們的怒火。我們將學習以慈悲之眼觀察我們認為是憤怒之源的人們。


正念修習第七要訣 —— 樂住當下

我們知道生命就在當下一刻,並且我們有可能樂住當下,因此我們決心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訓練我們自己深入到生活中去。我們將努力不在過去的事情中迷失自己,或被過去的遺憾、對將來的焦慮或目前的渴望、憤怒與嫉妒所挾持。我們將練習專注的呼吸,以便回到當下這一刻。我們決心學習正念生活的藝術。通過接觸我們自己及周圍精彩、新鮮、健康的元素,以及滋養我們內心的歡樂、安詳、愛與智慧的種子來幫助我們轉變並治癒我們意識中的不良因素。


正念修習第八要訣 —— 團體與交流

我們知道缺乏交流總是帶來分離與痛苦,因此我們決心訓練自己以慈悲的心來傾聽並講愛語。我們將學習不主觀判斷、不反唇的傾聽方式;不講會產生不和及使團體破裂的話。我們將盡一切努力保持一種通暢的交流,並調和、解決所有衝突,無論是多麼小的一個衝突。


正念修習第九要訣 —— 真語和愛語

我們知道言語會產生痛苦或歡樂,因此我們決心學習真實的和富有建設性的講話方式,只使用那些激發人們希望和信心的言詞。我們決心不為滿足個人利益或取悅大眾而傳播不真實的事情,也不講可能引起分裂或憎恨的話。我們不傳播那些我們不知是否真實的消息,也不批評或譴責我們不確信的事情。我們將盡力去揭發不公正的事件,即使這樣做會危及我們的安全。


正念修習第十要訣 —— 保護僧伽

我們知道僧伽的實質和目標是實踐智慧與慈悲,因此我們決心不利用佛教團體為個人謀利,也不將我們的團體轉變成一個政治工具。一個精神的團體應當是站在明確的立場上反對壓迫與不公正,並且應該在不參與派系爭鬥的情況下為改變不良現狀而奮鬥。


正念修習第十一要訣 —— 正命

我們知道我們的環境和社會遭受了巨大的暴力與不公正,因此我們決心不從事對人類和社會有害的職業。我們盡我們的努力選擇一項有助於實現我們智慧與慈悲理想的生計。考慮到全球的經濟、政治與社會現實,我們將做一個有責任感的消費者與公民,不投資建立剝奪他人生活機會的公司。


正念修習第十二要訣 —— 尊愛生命

我們知道許多痛苦都是由戰爭與衝突造成的,因此我們決心在日常生活中培養非暴力、智慧與慈悲,推進和平教育,正念的靜慮,以及在家庭內部、各組織之間、國內及世界範圍內的和解。我們決心不殺戮,也不允他人進行殺戮。我們將和僧伽一起深入修習內觀,來尋找保護生命、防止戰爭的更好的道路。


正念修習第十三要訣 —— 慷慨

我們知道痛苦是由剝削、社會不公正、偷盜及壓迫造成的,因此我們決心培養我們的慈愛,並學習如何與人們、動物、植物及礦物更好的相處。我們將同那些需要的人分享我們的時間、能量、及物資,以此來實踐我們的寬宏大量。我們決心不偷盜、不佔有他人財物。我們尊重他人的財產所有權,但我們要盡力阻止那些把利益建立在人類痛苦或其他生命痛苦基礎之上的行為。


正念修習第十四要訣 —— 正業

(居士):我們知道單純由性欲引發的性行為並不能驅散孤獨感,相反它會產生更多的痛苦,困惑與孤獨,因此我們決心在沒有共同理解、愛與長期感情基礎的時候不與他人發生性關係。在性關係上我們必須認識到它可能會引起更為深遠的痛苦。我們知道要保持我們和他人的快樂,我們必須尊重雙方的權利與感情。我們要盡一切所能保護我們的孩子免遭性侵害,保護我們的伴侶及其他家庭成員免遭不正當性行為所帶來的家庭破裂。我們將尊重善待自己的身體,保存自己的元氣(精、氣、神 sexual, breath, spirit)以實現菩薩理想。我們應知道將一個新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我們所應承擔的全部責任,並且要對這個即將為他帶來新生命的世界進行靜思。

(僧尼):我們知道成為一個比丘或比丘尼的志向只有在遠離塵世之愛的束縛下才能實現,因此我們決心過樸素簡約的生活,並幫助他人保護自己。我們知道孤獨與痛苦並不因兩個肉體發生了性關係而有所減輕,而只有在真誠的理解與仁慈的情況下才有能減緩。我們知道性關係將破壞我們作為比丘或比丘尼的生活,將阻止我們服務終生的理想,並且會傷害他人。我們決心不壓抑也不誤待我們的身體(not to suppress nor mistreat our body),不把我們的身體當作是一種工具,而是要學習尊重我們的身體。我們決心保存我們的元氣(精、氣、神)以實現我們的菩薩理想。



一行禪師文集[6],朱彩方、許可可 譯,《相即》 Interbeing,虛雲印經功德藏出版,河北,中國,2002,78-85

Monday, January 24, 2011

《 一行禪師 》

一行禪師(Ven. Thich Nhat Hanh)於一九二六年出生在越南,十六歲
時出家,是臨濟禪師第四十二代的傳人。禪師畢生努力振興佛法及
推動和平運動。禪師壯年時期適逢越戰,他努力不懈地推動和平運動,
用一枝筆對抗戰火,提倡非暴力和平運動。禪師發展出一套入世佛教
(Engaged Buddhism),用以處理現世各種痛苦與困難。他創立了青年
社會服務社 (The School of Youth for Social Service),為貧苦階層服務。
他創立相即共修團(The Order of Interbeing),將佛法重新詮釋,編寫
了十四項正念修習(戒律),將之應用到戰爭生活境況中,後來更將之
廣泛地應用到社會層面上,尤其是社會服務這一範疇。

一九六六年越戰日趨嚴重,禪師看到戰爭的根源在美國,毅然赴美,
在美國四處演講, 促導以和平方式解決紛爭,卻受越南政府譴責而被
流放於歐美國家達四十年之久。直至二零零五年,他才獲准返回自己
的家鄉越南,作了一次歷史性的回歸之旅。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小馬丁.路德.金深受禪師感動,稱禪師為一個「謙卑無我的聖者」,
更於一九六七年提名禪師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一九八二年他在法國
南部建立了「梅村」禪修道場,常赴世界各地弘法, 教導正念生活的
藝術。

禪師努力將佛法振興與革新,使佛教成功地在西方社會廣為傳播,
非常被西方人所接受,對西方社會影響甚深,被譽為西方最受鐘愛
的佛法導師。

一行禪師不僅是位優秀的宗教實踐家和和平運動者,還是一位詩人、
作家。到目前為止他已用越南語、英語和法語寫過八十多本書。他用
深入淺出的優美詩意表達,來關注人類的生存狀況與心靈的苦難和
療癒,及他對佛法的深刻體驗,己經被譯成三十多個國家的文字,
在歐美暢銷書排行榜中曾兩度進入前十名。


One of the best known and most respected Zen masters in the world today, poet, and peace and human rights activist, Thich Nhat Hanh (called Thây by his students) has led an extraordinary life. Born in central Vietnam in 1926 he joined the monkshood at the age of sixteen. The Vietnam War confronted the monasteries with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o adhere to the contemplative life and remain meditating in the monasteries, or to help the villagers suffering under bombings and other devastation of the war. Nhat Hanh was one of those who chose to do both, helping to found the "engaged Buddhism" movement. His life has since been dedicated to the work of inner transformation for the benefit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In Saigon in the early 60s, Thich Nhat Hanh founded the School of Youth Social Service, a grass-roots relief organization that rebuilt bombed villages, set up schools and medical centers, resettled homeless families, and organized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Rallying some 10,000 student volunteers, the SYSS based its work on the Buddhist principles of non-violence and compassionate action. Despite government denunciation of his activity, Nhat Hanh also founded a Buddhist University, a publishing house, and an influential peace activist magazine in Vietnam.


After visiting the U.S. and Europe in 1966 on a peace mission, he was banned from returning to Vietnam in 1966. On subsequent travels to the U.S., he made the case for peace to federal and Pentagon officials including Robert McNamara. He may have changed the course of U.S. history when he persuaded Martin Luther King, Jr. to oppose the Vietnam War publicly, and so helped to galvanize the peace movement. The following year, King nominated him for the Nobel Peace Prize. Subsequently, Nhat Hanh led the Buddhist delegation to the Paris Peace Talks.

In 1982 he founded Plum Village, a Buddhist community in exile in France, where he continues his work to alleviate suffering of refugees, boat people, political prisoners, and hungry families in Vietnam and throughout the Third World. He has also received recognition for his work with Vietnam veterans, meditation retreats, and his prolific writings on meditation, mindfulness, and peace. He has published some 85 titles of accessible poems, prose, and prayers, with more than 40 in English, including the best selling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Peace Is Every Step, Being Peace, Touching Peace, Living Buddha Living Christ, Teachings on Love, The Path of Emancipation, and Anger. In September 2001, just a few days after the suicid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he addressed the issues of non-violence and forgiveness in a memorable speech at Riverside Church in New York City. In September of 2003 he addressed members of the US Congress, leading them through a two-day retreat.



Thich Nhat Hanh continues to live in Plum Village in the meditation community he founded, where he teaches, writes, and gardens; and he leads retreats worldwide on "the art of mindful living."

Teachings

Thich Nhat Hanh's key teaching is that, through mindfulness, we can learn to live in the present moment instead of in the past and in the future. Dwelling in the present moment is, according to Nhat Hanh, the only way to truly develop peace, both in one's self and in the world.

Writing to Thich Nhat Hanh

If you'd like to write a letter to Thich Nhat Hanh, you can mail it to one of his addresses in Plum Village or send your letter to pvlistening@plumvill.net and we will forward your letter to Thich Nhat Hanh.

How do you pronounce Thich Nhat Hanh?

The English pronunciation is: Tik · N'yat · Hawn

However since Vietnamese is a tonal language, this is only a close approximation for how one would pronounce it in Vietnamese. (His name is sometimes misspelled as Thich Nhat Hahn, Thich Nhat Han, and Thich Nat Han.)

By his students he is affectionately known as Thay (pronounced "Tay" or "Tie"), which is Vietnamese for "teacher."

Courtesy: Parallax Press

Last Updated (Friday, 21 August 2009 14:39)